中国男篮打亚洲杯的12人名单定了,最让人想不到的是——徐杰落选了!这个结果虽然有些人猜到了,但还是像往水里扔了块大石头,立刻激起了巨大的争论。很多球迷和篮球圈里人都在问:为什么是徐杰?他该不该被刷下来?
台湾有名的篮球评论员朱彦硕在网上说的话,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。他说:“我也没想到徐杰会落选。”他觉得张宁没进名单不奇怪,但徐杰没进很可惜,只能祝福男篮了。这话点到了争论的核心——徐杰的作用,是不是被看低了?更有国内的专业人士在名单出来前很肯定地说,徐杰无论如何都该在名单里。现在名单公布了,这些预测被“打脸”,大家就更不理解了。
大家这么质疑,是因为徐杰在场上确实很有用:
展开剩余73%身高真不行吗? 确实,在篮球场上徐杰个子不算高,但在亚洲级别的比赛里,这真不是大问题。你看日本、韩国那些厉害的后卫,个子也不高。
关键是他的脑子! 他组织进攻、串联球队的本事,是中国队进攻里难得的“指挥官”和“润滑剂”。在破解对方紧逼防守、梳理进攻、找到空位队友方面,他的作用很难有人替代。不用他,等于放弃了让球队进攻打得更顺溜的一种重要可能性。
为啥不用他?可能从主教练郭士强赛前说的话里能看出点意思。他强调“很多老队员来不了,会给年轻球员更多机会,希望他们能打出来。”这听起来像是定了“多用新人”的调子。
但徐杰算“老”吗? 虽然他进过国家队好几次,经验挺丰富,但徐杰实际年纪并不大(比如他才24岁)。把他排除在“年轻球员”之外,是不是有点勉强?这个“用新人”的理由,能完全解释他落选吗?
必须承认,选谁用谁是主教练郭士强的权力。他不是杜锋,可能没有徐杰的“使用说明书”(球迷开玩笑叫他“徐中锋”,因为他个子不高但篮板抢得好)。郭士强有自己的战术想法和用人标准,最终名单代表了他心里觉得“最好的阵容”。
能理解,但想不通: 我们可以尊重他的专业判断,但放弃徐杰这样特点这么鲜明的球员,还是让人觉得可惜。
成绩才是硬道理: 竞技体育,打不好就是最大的问题。郭士强和这支男篮现在压力巨大。最近几年国家队成绩不好,外面质疑的声音没停过。这次亚洲杯,要是不能打出好成绩证明自己,铺天盖地的批评肯定躲不掉。打好了,选谁都是对的;打不好,连呼吸都是错的。这份压力,郭士强心里清楚,杜锋之前的遭遇就是例子。对他自己来说,真正的考验和质疑,才刚刚开始。
徐杰落选,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。争论改变不了名单,但会把更多目光聚焦在郭士强的战术和最终成绩上。我们现在只能祝福入选的球员和教练组,希望他们在亚洲杯上真正打出“用新人”该有的活力和战斗力,用赢球来平息质疑。否则,“徐杰该不该被刷下来”这个话题,只会成为失败后更刺耳的背景音。男篮的小伙子们,你们的舞台就在眼前,是证明自己,还是陷入更大的质疑?亚洲杯上见分晓吧!
发布于:吉林省股票配资代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