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4日,盛夏时节,安岳合香的非遗传承人曾铮轻轻推开作坊大门。空气中弥漫的不只是草木的芬芳,更是一份邀约——一场精心筹备的“暑期合香文化体验班”正悄然开启。传承人指尖轻捻香料,目光中充满期许:他们渴望在这悠长假期里,吸引更多年轻的手掌触摸山野的气息,更多好奇的心灵探求“君臣佐使”的配伍玄妙,让这缕凝聚千年智慧的安岳之魂,在亲历研磨、和合、窖藏的过程中,播下传承的种子,让世界看见并珍视这缕前年芬芳。
香起千年:
从祭祀烟火到古道温存
安岳合香的根脉,深植于华夏文明的古老祭祀。甲骨文中,“香”字如跃动的火焰舞于祭炉之上;三星堆的祭祀坑,无言诉说着先民以燃烧谷物沟通天地的虔敬。历史风烟漫卷至唐宋,帝王避乱入蜀,佛寺石窟随之在安岳大地星罗棋布。合香技艺,便如藤蔓悄然缠绕古寺雕梁,在缭绕的香火中沉淀、升华,成为一方精粹。
展开剩余71%安岳合香。
安岳踞成渝古道之要冲,商旅辐辏,寺庙林立。风尘仆仆的旅人在此落脚休憩,智慧应需而生——“配香之德”悄然风行。人们采撷玉龙山麓的本地草木,巧制香囊佩于身侧。这小小的香囊,既是祛除长途跋涉辛劳之味以示礼敬的雅物,亦是以香草本草之力调适水土、扶正祛邪的旅途良伴与应急良方,承载着古道上的脉脉温情。
香蕴中和:
草木精华里的“和”之哲学
合香的灵魂,在于一个“和”字。它深谙中医“君臣佐使”的配伍之道,如国手般调和百草之性。珍贵如沉香檀香虽好,安岳合香却更钟情于足下山川孕育的草木精华,践行着“取材本地,惠泽乡邻”的朴素智慧。传承人一语道破天机:“古言‘臭’,需稀释至怡人方为‘香’。” 这追求气息和谐平衡的理念,竟与西方香水讲究的前中后调异曲同工。安岳合香的精妙之处,正在于将天地草木之性融于一炉,调和出寻常百姓亦能触手可及的清雅,成为“和”之哲学最生动的嗅觉结晶。
学员制作合香。
香传新火:
古法新韵的薪火之路
千年香火传承,并非一路坦途。古方中部分药材或因生态变迁难觅旧踪,传统的形态与应用亦需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。新一代制香人怀抱“传统是根,创新是翼”的坚定信念:他们敬畏古方配伍的智慧精髓,却不拘泥于原材的刻板复刻,在香型与功能上持续探索,赋予古老香韵贴合现代生活的呼吸——从庄严佛龛走入市井烟火,从祛秽扶正拓展至抚慰心灵、装点生活。
而深知技艺的生命在于人的接力,本次“暑期合香文化体验班”正是这“新火”传递的关键一步。它不仅仅传授选料、炮制、研磨、和合的技艺,更是一次深度对话千年文化的契机。传承人期望,通过亲手实践,参与者能真正体悟安岳人顺应天地、调和万物的生存智慧,感受那份源自土地深处的温热脉动。
提取合香原料。
这缕穿越时光的芬芳,是安岳献给世界的独特印记。当指尖轻捻一丸亲手制作的合香,当馨香氤氲于呼吸之间,人们触碰的不仅是一项非遗技艺,更是一方水土千年不绝的文化记忆。它轻声提醒:真正的传承,是让古老的智慧在当代生活中,继续散发宁静而悠长的芬芳。静待每一位寻香而至的旅人,无论是走进暑期班的课堂,还是在日常品香时静心体悟,都能闻香识安岳,品读这未曾断绝、且正被用心续写的千年故事。
来源:资阳观察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配资代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