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际军事装备的舞台上,菲律宾海军迎来新成员——“米格尔•马尔瓦尔”号护卫舰,舷号FFG-06正式服役,为菲律宾海军实力添砖加瓦。这背后,是韩国现代重工的深度参与,菲律宾借此开启海军装备升级的新篇,也为南海局势带来新的变数。
“米格尔•马尔瓦尔”号护卫舰基于韩国“大邱”级护卫舰改进而来,是一款满载排水量约3200吨的轻型护卫舰 ,舰长118米,宽度约15米 。在武器系统上,它配备76毫米口径舰炮,具备一定的对海、对陆打击能力;“海星”反舰导弹赋予其远程反舰的威慑力;“蓝鲨”反潜鱼雷用于应对水下威胁;“格克代尼兹”双联装35毫米口径近防炮,可有效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等目标 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前甲板配备的16单元中近程防空导弹火力模块,装备“米卡”舰空导弹,最大射程12千米,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,使菲律宾海军告别了没有先进舰载防空导弹的历史 。舰体后部设有直升机机库和起降平台,能搭载直升机,进一步拓展了侦查与作战范围。在电子设备方面,该舰配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(AESA)等先进装备,大大提升了对空、对海的探测能力。
菲律宾海军长期以来装备老旧,多是二战时期遗留或他国淘汰的二手战舰,难以满足现代海战需求。此次“米格尔•马尔瓦尔”号服役,成为菲律宾海军现役最先进战舰,相比此前从韩国采购的“何塞·黎刹”级护卫舰 ,不仅吨位更大,作战能力也更全面,是菲律宾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。
从地缘政治角度看,菲律宾此举耐人寻味。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存在岛礁争端等问题,美国又不断在南海地区搅局,妄图遏制中国发展。菲律宾增强海军实力,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美国的影响与鼓动。美国试图利用菲律宾在南海牵制中国,菲律宾也期望借助美国的支持,在南海争端中获取更多利益。“米格尔•马尔瓦尔”号服役后,不排除菲律宾在南海做出冒险动作的可能 。美国可能会在双边或多边联合演习中,引导菲律宾海军进行挑衅 。
不过,“米格尔•马尔瓦尔”号看似强大,实则存在诸多短板。舰载火力系统打击距离有限,16单元中近程防空火力仅能勉强自保,难以给舰艇编队提供有效的防空和反导掩护 。若面对拥有强大海上作战体系的对手,它很难招架。此外,菲律宾海军人员对新装备的适应和训练需要较长周期,在此之前,该舰难以发挥全部作战效能 。
“米格尔•马尔瓦尔”号护卫舰服役,是菲律宾海军发展的重要一步,但在复杂的南海局势中,它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战能力的存在。未来,菲律宾如何运用这一装备,以及它将对南海局势产生何种影响,值得持续关注。
股票配资代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